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举国上下的线下零售市场遭遇了严重打击,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随之做出反应。体育产业中,作为零售业一部分的运动装备公司也在这波下行趋势中损失惨重。
2020年1月的最后两周交易日,安踏、李宁、特步等主要国产运动品牌股价纷纷跳水,累计市值蒸发超300亿人民币,其中光安踏一家企业市值蒸发就超过200亿人民币。
自2020年1月20日至1月31日,主要国内运动品牌上市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如下:
安踏:76.6港元——>69.05港元,跌幅约10%;
李宁:27.1港元——>23.35港元,跌幅约14%;
特步:4.32港元——>3.43港元,跌幅约21%;
361°:1.44港元——>1.21港元,跌幅约16%;
中国动向:0.91港元——>0.8港元,跌幅约12%;
探路者:4.75人民币——>3.85人民币,跌幅约19%;
事实上,股价下跌的背后,真正的危机在于,如果疫情不能很快得到控制,线下市场继续冻结下去,运动装备行业也将会和餐饮、电影等行业一样,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
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一场全国性的抗疫阻击战正在中国境内进行。武汉“封城”、湖北“封省”,国家号召全民在疫情期间不出门走动,大部分餐饮、娱乐、购物等公共场所都被迫关闭,各企业的春节假期也不得不往后延长。
这些抗击疫情措施对靠卖货为生的实体零售企业冲击巨大。消费端,人们不敢出门,购物中心无法营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运动场所关闭,消费者对运动装备的需求既失去了推力,也没有了拉力;生产端,由于代工厂迟迟无法恢复生产,不仅在中国国内的订单交付可能会延迟,对于国际市场的订单同样因此拖累。
根据恒大研究院1月31日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疫情对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仅餐饮和旅游这两个行业,春节7天内的损失就达1万亿。
餐饮业巨头西北莜面村老板贾国龙则是直言不讳:“目前最大的压力还是养人,一个月发工资就得1.5亿,账上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
其实不仅仅是餐饮业,对于倚重线下实体零售的大多数国产运动品牌来说,不断后延的假期、大门紧闭的商场、空空如也的街头就宛如噩梦一般。没有销售就没有现金流,同时还得照常发放员工的工资,繁重的店租成本也同样需要承担。
以李宁、安踏两大国产运动品牌为例。
根据李宁发布的2019年中期(1月至6月)财务报告,李宁在全国的门店总数为7294家,其中需要李宁公司完全承担运营成本的直营店铺为2251家,其余为经销商店铺。而2019年上半年,李宁光在店铺租金上就付出了人民币3.19亿元,月均5300万元。而同期李宁公司共有员工3495名,工资成本为7.25亿元,月均1.2亿元。按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李宁月均在店租和员工工资上就要支出约2亿元。
而安踏集团旗下6大主要品牌(安踏、fila、descente、kolon sport、kingkow和sprandi)2019年上半年总共拥有门店数12479家。半年内员工工资成本达人民币18.5亿元,月均3.1亿;而2019年全年店租成本超过10亿元,月均1.67亿。因此,安踏每个月在店租和员工工资上的支出至少在4亿元左右。
况且当下,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普遍只占到大部分运动品牌总收入的10%-30%。尽管疫情期间有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得不从线下转到线上,但这一点给线上销售的增益又有可能被消费欲望的降低所抵消。毕竟当所有人都只能“家里蹲”的时候,购买新衣新鞋的欲望都会相对降低。
所以不管是对安踏、李宁这样国内前两大运动品牌,还是其他实力较弱的运动品牌,这样的“入不敷出”所带来的压力都是巨大的。特别是那些资金周转时间长,持有现金较少的品牌,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因为中国市场如此重要,甚至连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运动巨头品牌,股价也在1月末疫情全球扩散之后遭到波及。
美国当地时间1月21日盘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美国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次日美股开盘,耐克、斯凯奇等对中国市场倚重较大的运动品牌股价应声下跌。1月25日,欧洲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阿迪达斯股价同样下跌。
经懒熊体育统计,1月最后两周,耐克股价跌幅约7.9%,阿迪达斯股价跌幅约8.3%,斯凯奇跌幅约9.3%。而lululemon、安德玛等品牌股价受疫情影响较小,跌幅在1%左右。
由此可见,就连并非以中国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国际运动品牌都受到不小的冲击,我们这些绝大多数业务都扎根中国市场的国产品牌就更加难以承受。而目前,不少国产品牌都在电商渠道展开了打折促销的“自救”行动,打折期限也基本与各地延长的春节假期相吻合,从2月1日至2月10日不等。
若疫情持续蔓延,不仅资本市场的信心会越发下挫,部分国产运动品牌甚至可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