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9月1日,不是一个寻常的开学日。这天也是全国21万多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师生,落实各项“双减”细则的启动日。
图源 | 澎湃新闻
为配合落实7月下旬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各地教育监管部门8月以来纷纷制定出台“双减”细则。比如昨天,北京市各大公立中小学已通知家长,新学期每天下午将提供2小时课后托管服务,放学时间延长至5点半;学生小学一二年级无作业,三年级至六年级作业量不得超过60分钟。
图源 | 教育部
针对考试,教育部在8月30日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取消期中考试;对初中小学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通过考试设置重点班、实验班。
8月31日,巨人教育宣布倒闭。这所主打“中小学培优”的校外培训机构已成立长达27年、累计服务过500万学生,曾被称为“校外培训的黄埔军校”,2018年被精锐教育收购。据财新网报道,精锐教育现已做好从美股退市的准备。
双减政策,能够减轻焦虑么?
对于政策本身,我相信大多数人对政策都是举双手赞成的。
当我们何时何地都能看到他们铺天盖地的教培广告,每个孩子每天穿梭在各个培训网点,每对家长节衣缩食只为多给孩子报个班,我们早就不能再把这看做理所当然,而是应该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该给他们一些限制了。
图源 | 搜狐
当然,短暂解气和高兴之后,新一轮的焦虑如期而至:
限制校外培训、减少学校作业量,就真的可以缓解教育内卷么?
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先捋清楚这个问题——当下教育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当然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铺天盖地的教培广告无非了借助了这一点贩卖焦虑,远远算不上一切的元凶,辅导机构仅仅是这一切的助燃剂。
“想有好工作就要有好的文凭,想上好大学就要在好高中,好高中的基础是个好初中,想上好初中就要在小学打好基础”,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想法无形中加剧了小学生家长的升学压力。
图源 | 中新网
截至目前,“双减政策”并没有发布任何与之配套的中考、高考新规。只要考试录取制度不改,只要北京的考生还能用500的分数上河南考生650分才能考上的大学,这份焦虑就永远不会有根除的一天。
政策制定者们当然比我们更清楚这些情况,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和实现学校均衡,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补课的需求会继续存在,培训机构注定还会演变成其他形式。
事实也确实如此,焦虑的家长总能找到新的手段鸡娃。
政策出台之后,“住家家教”市场迅速火热了起来,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均有类似招聘广告打出。根据已有信息可知,北京地区的要求最低,只需要本科学历和英语六级,薪资待遇也是最低的,只有13000元。
图源 | 网络
上海的家庭比较看重英语口语,希望家教有海外留学背景,月薪在3万元左右,年龄在40岁以下。
南京的家庭更看重家教的学历是否是重点大学毕业,年薪30万起,年龄是40岁以下。
图源 | 网络
我相信存在这种家教需求的家庭并不在少数,能够在孩子的教育上每年支出30万以上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最终,那些不愿意回流学校的辅导班老师纷纷变成了住家教教。富裕家庭瓜分了校外优质的师资力量,他们让教育变成了贵族化教育。
现阶段,有什么现实途径摆脱这场焦虑?
毫无疑问的是,这场决心很大的改革,最终还是会回到“考试制度要如何改”这个根本性命题。
1997年上海首次执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次年北京跟进了这一政策。小升初考试被取消后,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被推后至中考。
各地围绕中考的改革也在不断变化思路。2018年后北京推行的“新中考”,想通过减少考试科目,给学生一定的科目选择权来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导向的个性化学习。
图源 | 中新网
可以预见这一场教育改革迟早有一天会真正进入深水区,可是,谁能说那一天是什么时候呢?相比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到来的高考招生改革,眼下孩子的教育升学问题才是真真切切能够感知到的焦虑。
回归当下,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投入,莫过于做好身份规划。
孩子拥有香港身份,到底可以获得多少教育优势?
一、子女轻松入读国际学校
公立学校竞争激烈,国际教育理念逐渐推广。在为孩子规划教育路线时,不少家长打算转换跑道,让孩子转入国际学校。
纯外籍什么都好,但唯一一点就是有身份要求,即要求学生和父母一方持有外国护照、绿卡或是港澳台居民。
不过相对于外国护照、外国绿卡,显然办理香港身份就是最高效便捷的方式。
即使不是永居,在香港也可以申请各种国际学校,但如果在内地想要进入纯外籍国际学校(德威、哈罗、惠灵顿等),一般都要求香港永居,因此更需尽早布局办理香港身份!
目前排名第一的上海中学国际部接受外籍或港澳台居民申请,排名第二的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不接受中国当地学生,而想要入学全国排名第三的包玉刚实验学校,如果没有上海户籍的话,接受外籍或港澳台居民申请(香港居民需要提供港澳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二、des:本港大学优先录取
香港自2012年开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dse),这项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拿到香港dse成绩后,由于其成绩获得本港、内地以及国际认可,所以考生的出路非常广。
更重要的是,有香港身份的考生凭dse成绩,还会获得香港本地大学的优先录取,而且费用相对较低。
而香港的大学也和国际一线接轨,对比欧美大学,一点也不逊色。
今年香港院校有5间位列全球前100位,分别是:香港大学(22位)、香港科技大学(27位)、香港中文大学(43位)、香港城市大学(48位)、香港理工大学(75位)。
还有香港授课型硕士学制只需1年,一流的师资,申请便捷,无需参加统一考试,确实是个人发展的黄金跳板。
不仅如此,目前已经有280余所海外高校承认香港dse成绩(dse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
涵盖了留学热门地区:英、美、澳、加、新……
而且,因为国外区分了针对港生和内地生的申请通道,所以在办理留学签证时,有香港身份的学生办理更简单快捷,尤其是stem专业类别。
三、华侨生联考:400分上985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
华侨生联考有哪些优势?
题目简单:联考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的难度,跟会考差不多,如数学考试的试题难度,基本上和书本上的例题难度差不多,甚至考试内容还包括70%的初中知识。
录取分数低: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50分-200分左右,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四、独立招生:名校爱用的宝贝招数
很多内地名校面向港澳台学生都有独立招生计划,北大的博雅招生就属于这类型。
2020年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开放接纳“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香港中学生。只要满足3个报名条件,即可免笔试申请!
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申请,北大的独立招生要求放得比较宽:
第一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第二 :考生须在香港地区中学就读。
第三 :考生获得所在中学(校长)推荐。
不过,今年招生季已经过去,有香港身份的学子,可以好好准备下一届啊~
话说回来,双减政策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家长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但是这能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问题么?我想至少现阶段而言,并没有。
在教育部没有对高考录取招生制度动手之前,提早规划香港身份,总好过花30万招住家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