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转型大潮
3月8日,随着北京市百货大楼、东安市场、朝阳大悦城、华联BHG、银泰百货等企业首度大规模涉猎微信支付、支付宝,传统零售也正式步入移动支付时代,拉开了零售业O2O转型大幕。
对于大悦城通过移动支付进行的初次O2O尝试,中粮置地商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淘宝合作是很好的营销噱头,3月8日当天远端客流引流效果明显,移动支付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朝阳大悦城有20%的客流来自地铁;上海大悦城还吸引到了浦东的消费者打车来体验。“当天销售大幅提升,消费者对新的消费节日和新的支付体验非常认同。”
大悦城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朝阳两个大悦城总销售额较上周六环比增长52.6%,客流量增长20.7%,交易笔数增长30.2%。通过移动支付的总销售额近100万元,总交易笔数超5000笔,占当日非现金交易笔数的15%。
不过,在可喜数字的背后,“店商”推动的移动支付还存在二维码识别慢、网络环境不佳等问题。尽管还存有瑕疵,但不可否认,伴随移动支付的成功植入,传统零售的支付渠道得到扩充。随后将复制到更多门店,大数据应用、精准定位等也将逐一实现。
目前,虽然还没有一家企业明确移动支付后,O2O的下一步棋该落子何处,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零售业未来的角逐将是如何吸引“会员”把钱存到商场,让会员产生信任和依赖,从而产生更多消费,提高商场效益。
据了解,银泰商业集团已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首张可以储值的电子会员卡“银泰宝”。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通过手机登陆银泰宝就能享受会员权益,实现快速充值、信息查询、便捷支付等功能。同时,这张会员卡还伴有增利查询功能。消费者在会员卡储值金额后,可获得一定收益。
苏宁模式难复制
要么主动拥抱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事业;要么被动接受移动电子商务的改造,被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这成为2013年传统零售势在必行的两条方案。去年,苏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更名苏宁云商,推出了“电商+店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展开了全面变革。
根据此前苏宁发布的业绩快报,去年,苏宁的O2O模式稳健推进,带动了线上线下同步转型,并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双线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9%,其中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8.9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3.86%。对于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苏宁方面表示,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应该是店商,而不应该是电商,无论是店商还是电商,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决于本地化的经营和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实体经济不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主导实体经济必然导致泡沫经济。
苏宁的线下门店优势令更多的传统零售望而却步,百货业更是难以效仿。西单商场总经理尹阿奇认为,传统零售官方购物网站之所以一直不温不火,一方面是由于体制限制;另一方面则是资源有限。“百货店经营者欠缺互联网思维,也欠缺握在自己手中的品牌资源。经营者总是一味地想通过调整品牌组合破解千店一面的同质化局面。”
更多的零售企业则是将目标锁定在已有的成熟电商平台,一度在天猫、京东等开旗舰店成为大势所趋。但是,难以统一的线上线下价格,也令部分试图打通线上线下市场的企业陷入线上线下双尴尬的局面,令租金高昂的实体店面沦为线上试衣间。
借力移动互联网增势
过去,很多传统企业转型时对电商的观念存在误解,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做零售,就等于去淘宝开店,就是去阿里巴巴做会员。“触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片面地认为在网上有个售卖点、展示点就能打开网络渠道。
如今,智能手机普及、支付软件推广,电子商务进入移动支付时代,这为传统零售带来了机遇。回顾第三方支付时代,支付宝的竞争对手财付通被其一骑绝尘,遥遥甩在身后。微信支付的凶猛来袭,令支付宝寝食难安,解决了传统企业触网的燃眉之急。为了争抢用户,从去年“双11”开始,微信、支付宝也开始网罗线下商家,成功实现了3月8日大规模的线上线下联动促销。
尽管活动效果并不如“双11”火爆,但不容否认的是,借助于移动支付,更多的传统业态找到了一个能够博得眼球、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契合点。未来,传统企业主动借力移动互联网,改善现有“触网”思路,将传统企业的优势更大地发挥出来,才是移动互联网模式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