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节淡三墟”。“十一”小长假过后,许多店铺进入销售淡季,此刻店铺靠节吃饭的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经历了节日的疯狂消费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下降,如何让节后的店铺从冷冷清清的消费气氛中苏醒过来,很是让许多店长煞费苦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聪明的店长开始动起来,积极备战节后市场,力保淡季不淡。
安危并施,鼓舞士气
“十一”小长假是一年中少有的销售旺季,这一段时间由于销售量大,也带来了工作劳动强度的加大。节日期间大家铆足了劲抢抓销售机遇,但旺季过后,随着销售的回落,导购往往会松懈下来。这样,不仅不利于销售,而且还会影响店铺的形象,这就需要我们赶紧给他们打气来鼓舞士气。
旺季抓销售,淡季做市场,现已成为同行竞争的主要手段。有许多店铺一旦旺季过后,就有着想给自己“放个假”的“惰”性心理,一旦等自己缓过劲来,已经被别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那时可悔之晚矣。所以说,在旺季过后的这段时间,一定对导购进行危机教育,淡季更应该努力维护好市场,服务好消费者,否则就很容易被竞品乘虚而入抢占市场,到那时为时已晚。
危机教育不可少,但也不能只惩不奖,要适当调整奖励措施。许多店铺,一到旺季就拼命给导购加工资,但一到淡季就“只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样的认识肯定是不合理的,要让导购明白:淡季并非没有市场,淡季时如果竞品不行动,我们做就能扩大市场空间,领先竞品。在这段时期,导购工作的积极性对业绩影响很大。所以说要在“人”字上做文章,挖掘导购的潜能,才能把淡季的市场做大。
宣传发力,事半功倍
宣传在淡季的销售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到销售旺季,任何店铺的宣传可谓是轰轰烈烈、豪气干云,但旺季过后,就变成了铁公鸡拜年——一毛不拔。难道节日过后,当真就没有宣传的必要了吗?显然是不对的。淡季的市场更需要用宣传去提升形象与销量,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销售量。比如2013年某品牌操作的“节后5天销售额106万”就是在十一长假结束后,面对消费者购买欲望下降和消费饱和的重重困难下,凭借着给力的宣传工作和零售小组的店铺包装,让县城一个不到80平方的不知名店铺,用5天的时间销售了106万的正价销售额,创造了一个零售奇迹。不仅救活了该店铺,同时也让该品牌在当地重新大放异彩,真正做到了淡季不淡。
强调适销,杜绝滞销
淡季销售难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在我们日常销售过程中,许多商品都会受季节、款式的影响,常常出现畅销或滞销的局面。销售旺季过后,一般市场都会有或短或长的“磨合期”,因为旺季过后的顾客心理与氛围已有很大不同,消费心理和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店铺更应该及时拿出一些更加适合市场的商品,也就是在淡季能够热销的商品出来销售。而在这段时间,千万不可把那些滞销品作为销售的主打商品,那样,你的经营可能是雪上加霜了。
所以说,淡季的市场,还是以一些适销的畅销货源为主。以这一类的商品来带动整个商品的销售,才能把淡季的市场做好,取得好业绩。
引进新品,提升人气
有许多店铺都会把新品的面市放在销售高峰期,以这种方式来增加新品的销售量。其实,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欠佳,因为销售高峰期,店铺内人来人往,有许多顾客都是带着“淘宝”的目的前来购物的,他们往往会盯住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忽视了其他商品。而淡季却不一样,许多顾客是一边购物一边休闲,可以说有大把的时间来关注商品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新品的关注率就得到有效提高。依靠这些新颖独特的商品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就能把淡季市场做好的。当然,在新品销售的过程中,其他的配套措施要跟得上,如广告宣传,卖场POP的制作,促销人员的介绍等等。
长期以来,一些铺在销售旺季过后,也养成了“等、靠、无所事事”的守旧经营意识,影响了经营工作的健康开展。人们常说“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使店铺感觉到销售不景气的,往往是因为销售高峰之后回落的一个心理落差。节日过后,顾客购买力和欲望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不是绝对的,只是销售潜力有待于我们去挖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