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忘了自己的微笑
导购阅人无数。一些人为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情绪,与顾客见面的时候,忘了自己的微笑。心理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10秒钟最关键,10秒中决定对方以何种态度跟你接触,如果一开始你的肢体语言给对方的印象是:“其实我不想见到你”,你认为对方同样会接受你吗?
既然你给对方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大家公对公,没什么感情可言,你认为接下来的交谈会愉快吗?所以,不管我们在与顾客交流前发生什么事,那是你自己的事,见了顾客,首先就要微笑!微笑是上天赐给我们重要的肢体语言,这比你的着装与你的礼仪更重要。
如果你的表情实在是微笑不起来,上班前到洗手间先洗个脸,梳一下你的头发,把脸部肌肉向上方两侧拉20次,这样你就会好多了。
2、争辩
上天给人类设计一个大脑和一张嘴,嘴巴除了吃饭外,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人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跟客户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在与顾客沟通时,他们不了解产品的情况或对产品有误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我想信客户说出他们的理由时一定有他们认为正确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拿出你的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去体验,而不是去争辩。
顺便说一下,人都有自尊心,你当面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时,他会尽力维护自己的想法,就算你赢得了争辩,最后也会失去了定单,何必呢?
3、离客户太近,过于热情
当我们去超市买某件物品时,导购如靠得太近,心里也会感觉很压抑,那么,我们自己在跟顾客接触时,应该保持多大的距离比较适合呢?第一次与顾客接触时最好保持在1.2米以外,这样沟通起来会很轻松,不会有压力,1.2米以内是人们为自己的家人、亲威、朋友预留的,除非顾客主动靠近你,否则请保持与顾客一定的距离。
4、轻易地作出了让步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去买衣服。你到一家店里去买衣服,看到一件上衣,自己很满意,标价是580块,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讨价还价的,这个时候杀价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如这时你问那个卖衣服的小妹,说:“小姐,这件上衣,300块我就买”那个小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回答你说:“好,卖给你吧,那边去交钱”。你会怎么样?“上当了,应该多杀点,这衣服也就值150块”,你就趁着付款的时间逃了。
我们换个位置再思考一下,如你是卖衣服的那个小妹,客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买下来,你也会想:"哟,真可惜,早知道我就报高点!"
5、忽略了客户正真的需求
有一天,一老太太走进一家水果店,问老板,“这个李子怎么样”?老板说,又大又甜,新鲜的。老太太什么都没买,又走到另外一家水果店问了同样的一句话,老板还是同样回答,老太太还是走了,就这样,老太太看了好几家水果店,最后还是什么都没买,其中一个水果店的老板很纳闷地问,我看你走了好几家水果店了,您到底想买点什么呢?老太太回答说:“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李子,所以我就出来看看有没有在卖”。老板恍然大悟。
我们很多导购人员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市场的情况。这本身是件好事,很多公司招聘导购人员的时候,对产品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大部份都在谈自己的产品如何的好,如何的出色,忽略了客户真正的需求。
有句话讲得非常好,帮助别人买东西比推销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比更容易。很多业务人员只记得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却忘了自己其实也是客户的顾问,有时候顾客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正如没有出洗衣机的时候,人们也没有谁想到要买那洗衣机,就算是同样的产品,购买的目的也会不一定。
6、轻易地给客户下结论
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永远不要给客户下结论,这一点我发现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跟客户沟通后,或初次看一眼客户的表情就下结论:“这家伙一看就知道没有钱,多半不会买,只是随便问问的;这家伙是不是来打探信息的?”导购如有这样的想法,就算客户非常想买,也不会买你的。尤其是新导购人员,经常会这样,其实,成功的导购人员,完成一次订单都会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心里成交,第二个是现实成交。
成功的导购人员在与顾客见面时,在心里就认为一定能成交的,与他们见面聊聊,只是想让他们对我们更了解。有句话叫:“老将出马,一个顶三”,其实“老将”的经历固然比新手多一些,但其中更重要的是,老将没出马之前就知道对方那小子一定不是我对手,打两回合就把他搞定。
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见到顾客,不管他是否要买你的东西,都把他当作你的客户。都要认真对待,客户买你的,固然有买你的道理,没有买你的也有他没买的理由,就算现在没有买,不一定将来就不会买。
7、忽略了老客户
世界上有名的销售大师,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乔吉拉德先生告诉他的老客户:不管在何时何地,当我再次遇到你,我会放下我手上任何工作向您打招呼,为您提供服务。
所以,下次如你的老客户过来,你一定要隆重向大家介绍,感谢他买了你的东西,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你的客户发一张卡片,或发一条短信问候,相信你的销售业绩会越来越高。
8、过于专业
我们很多导购人员都非常自信,这本身是好事。我现在所提到的是,他们这样的自信,无形当中也会认为自己也是最好的,所以,无形会表现出自己是专业的人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会经常性地讲一些专业用语,搞得对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又不好意思问,感觉跟你有很大的距离。你认为这样沟通会愉快吗?
还有,最容易接受的声音是顾客当地的声音,最容易接受语言的是平时讲话的语言,所以,跟客户沟通,最好用客户当地的语言,讲客户听得懂的话,可与对方建立亲切感。
9、轻易地承诺
与顾客沟通的时候,大部份都有这样的心态:“只要能拿下订单,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反正只要客户给了钱,自己有了提成,其它的都不管了。
经调查,平均一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告诉11个潜在客户,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客户忠诚度,因为光客户满意还不行,满意的客户不一定下次还会买你的,平均一位忠诚的客户会向3个人推荐你的产品。
这里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客户满意度,所谓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如达到期望,就满意,未达到就不满意,超过就是忠诚。96%的不满意客户不会报怨,只是下一次不买你的就是了。所以我们在给客户作产品说明时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