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人社部张纪南部长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张部长在文章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新举措,这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引。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站位,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新时代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领会新时代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遵循
1、深刻领会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不仅是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
2、深刻领会就业工作的基本规律,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做好工作的协调性、前瞻性、主动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但政府不能包打天下,要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3、深刻领会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突出问题,聚焦重点群体,全力稳住就业大局。
青年就业仍是首要难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在去产能过程中必须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确保职工有安置、社会可承受、民生有保障。
4、深刻领会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政策协同,创新工作举措,全方位推进,尽心竭力把就业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要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就业人员技能,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要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预计到2020年前,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在9亿人左右,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
2、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然艰巨。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均将达800万人。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求职预期存在偏差,“慢就业”等新情况值得关注。
3、就业服务需补足短板。
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政策落实有待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较为薄弱,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就业服务管理、用工制度和社保政策需要完善。
三、全力推进新时代各项就业工作
1、着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以就业为底线的区间调控,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
2、着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推进培训升级,打造创业培训品牌,实施重点领域创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强化创业服务,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综合配套服务。
3、着力推动职业培训转型。
提升培训质量,全面推行职业培训包制度,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新模式,鼓励更多优质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服务。
4、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建设扶贫车间、卫星工厂吸纳一批,征集爱心企业帮扶一批,运用公益性岗位托底一批,稳定居家灵活就业增收一批,开展有组织劳务协作转移就业一批,促进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增收。
5、着力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
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广“最多跑一次”等便民举措,打造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跨地区享受政策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