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作为每个消费者心目中耳熟能详的上市公司,其线上线下专卖店产品想必大多数人都买过,客户体验效果如何,估计各有差异,但如果线上苏宁、京东和淘宝作比较,想必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苏宁易购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之一,近十年却让淘宝、京东等后来者完全碾压,股价也徘徊在10年之前的水平。而近期苏宁易购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比上年同期上升1945.39%—1979.70%,盈利:596,223.70 万元–606,223.70万元,从简单数字看苏宁易购业绩好像真的很不错,但笔者通过仔细查看公告后发现虽然说苏宁易购2017上半年实现约60亿元净利润,但其中有净利润约人民币56.01亿元,属于公司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票所获得的收益,而这部分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收益不具有持续性,如果除去这部分收益,苏宁易购2018年1-6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约4亿元左右,而上年同期的净利润约为3亿元,增幅并不是特别明显。
(图片来源:苏宁易购2018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
上面我们看完苏宁易购的近半年业务具体呈现的结果,接下来我们来细看一下苏宁易购的业务状况及二级市场对于苏宁易购的估值。
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苏宁易购主要是以通讯产品、小家电产品、冰箱洗衣机、数码、及IT产品、黑电产品和空调产品为主营业务,形成零售、金融、物流三大体系发展为一体的零售企业。
苏宁易购在2018年零售业务实现快速突破成长,线下:零售云店、直营店、小店、红孩子全品类突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2017年苏宁易购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下门店的业态变革,形成了“一大(苏宁易购广场)、两小(苏宁小店、苏宁易购县镇店)、多专(苏宁易购云店、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极物、苏宁易购汽车超市)”的智慧零售业态产品族群,推动了苏宁智慧零售在行业快速发展。
线上平台运营: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苏宁易购零售注册用户数3.45亿。截至2017年12月,苏宁易购APP月活跃用户数较年初增长105.73%,2017 年 12 月苏宁易购 APP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提升至89%。报告期内公司线上平台实体商品交易总规模为 1,266.96 亿元,同比增长 57.37%,其中线上平台自营商品销售规模974.60亿元,同比增长 57.52%,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 292.36 亿元。也就是苏宁易购近一年来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净利润得以快速增长。
苏宁易购该用高科技估值法吗?
不管苏宁易购业务做得多么好、多么大,最终的结果都要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数据上,因为资本市场对于一般公司估值都是用现金流来估值。
首先对于苏宁易购所处的行业笔者并不是特别看好,因为零售业竞争相对激烈,尤其是线下零售成本较大,行业壁垒较低,这点从苏宁易购的毛利润就可以看出来,长期维持在15%上下(2017年销售毛利润14.1%),净利润一直维持在盈亏平衡线附近。
那么我们简单来看一下苏宁易购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到底属于合理范畴吗?从苏宁易购2017年数据看,前三季度苏宁易购利润并没有多少,利润主要集中在四季度,全年实现净利润42亿元对应它的每股收益为约0.45元,以苏宁易购2018年7月9日收盘价13.15元计算,苏宁易购的静态市盈率约30倍左右。如果再去考虑到苏宁易购2018年业绩,笔者估算苏宁易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30%,(参考半年报扣非净利润),2018年全年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大约为58亿元,每股收益约为0.62,对应13.15元的股价,市盈率约为21倍。
对于苏宁易购的估值市场上争议较大,有的说应该用高科技公司估值法、有的说市销率法、有的说用市盈率法,但笔者认为苏宁易购用高科技公司估值法显然不现实,因为其研发、创新等占比都偏少,而市销率一般用作亏损的周期股身上比较合适,只有用市盈率估值相对合理,因为市场上有99%以上的企业都是用市盈率估值,苏宁易购也不能例外,笔者认为考虑苏宁易购所处行业具有较长的存续期,但其行业竞争较大,长期看很难有较高的利润,但考虑到短期零售业务的快速增长,对应合理的市盈率应该保持在12-18倍之间是相对合理的区间,而对应现在的股价显然有所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