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主业初见成效的探路者仍然没有走出业绩下滑的困境。8月15日,探路者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净利润下滑69.47%。不过,一直想要回归主业的探路者终于初见成效,其户外用品业务占营收比重超过50%。
经历了多元化探索的“迷路”之旅,探路者在旅游、体育版块上“吃了亏”,在回归主营业务的道路上,又将面临重重考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聚焦主业最关键的是要做产品差异化以及渠道多元化,而目前探路者的位置十分尴尬,谋求突围难度较大。
业绩困局
2017年首亏之后,今年上半年探路者仍陷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困境。8月15日,探路者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探路者营业收入为8.7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12万元,同比下降69.47%;扣非后净利润为635万元,同比下滑89.02%。
对业绩下滑,探路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旅行服务中国际机票的大幅减少与报告期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探路者在2017年年报中声称,2018年力争实现净利润1亿元。然而从目前来看,上半年净利尚未达到全年目标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这并不是探路者业绩的第一次折戟。作为国内户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于2009年挂牌上市,在2014年之前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探路者2009-2013年净利润增长均值超过55%。
然而,从2014年开始,探路者业绩增速开始放缓。2014年,探路者净利润增长18.28%,远低于此前平均水平。2015年更是出现业绩首次下滑的情况。蓝鲸产经记者查阅探路者近年年报发现,2015年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旅行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净利润亏损0.23亿元;2016财年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下降37.13%,业绩持续下滑。
2017年,探路者业绩危机加剧,迎来2009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其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0.33亿元,同比增长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485.3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85亿元。
探路者称,2017年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对短期不能达成预期盈利目标的非户外业务投资以实施减值测试,最终测试情况计提的商誉、投资和资产减值合计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92亿元。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总经理程伟雄告诉蓝鲸产经记者,目前探路者正在回归主业,逐渐剥离不好的业务止损。但是,实现回归主业的真正落地是需要一定转化过程的,包括产品研发等。同时,高层的政策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业绩不能说明一定问题,但是如果到2018年秋冬或者2019年春夏,探路者在业绩、产品方面仍然没有明显的起色和动作,就要对其产生怀疑。”
蓝鲸产经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到探路者相关负责人,并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多元化之殇
业绩下滑的三年,也是探路者多元化探索的三年。自开启多元化之路后,探路者似乎也一直在“迷路”。2015年,探路者宣布了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大体育三大事业群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为了多元化战略,探路者开始了一系列收购和高管换血。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探路者投资并控股易游天下和北京绿野视界两家公司,以期打通线上、获得用户流量。这两家公司组成了公司另一大主营业务——旅行服务业务。2017年6月1日,探路者发布公告称,拟聘任前乐视体育首席营销官强炜为集团总裁。强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MBA,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一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副总经理、奥美体育营销总监、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等职位。
此后,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在营收中比重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16年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占营收比重为59.25%,2017年则下滑16.72%至46.81%。而旅行服务板块比重则由40.75%上升至53.12%。
然而,从业绩数据来看,三大业务均处于下滑状态。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户外用品、旅行服务、体育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7亿、3.78亿、75.83万,比上年同期分别下滑9.53%、47.97%、42.85%。
营收下滑的同时,三大业务盈利能力也在下降。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探路者户外用品版块毛利率微增2.84%,旅行服务毛利率下滑0.14%,体育服务更是严重下滑229.62%。值得注意的是,其旅行服务板块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5年至2017年,分别亏损2286万元、3410万元、2758万元。
此外,旅行服务版块子公司易游天下还陷入诉讼官司的漩涡。探路者称,由于易游天下在2015年-2016年加速业务扩张且管理层未能对外埠分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存在部分外埠分公司负责人以子/分公司名义签署旅游合同收取团费、保证金后恶意不履行合同等情形。由于当地分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类似诉讼事件逐渐追溯至易游天下本部,导致截止2018年7月末易游天下因类似诉讼事件累计先行代赔付的金额高达2500万元以上,及因诉讼被冻结资金约955万元。
对此,探路者称,自2017年初开始易游天下已启动对外埠分公司的全面注销,并在北京地区全面推行电子合同制度,从而防范及控制类似诉讼经营风险的继续发生。另外,易游天下现金周转面临断裂的风险。针对此风险,公司已要求易游天下管理层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各方的沟通,全力加强对涉嫌合同欺诈的分公司负责人的立案追偿,尽力维持易游天下的正常运营。
如何突围
经过了艰难的多元化探索后,探路者也开始高调宣布回归主业。在2016年年报中,探路者就曾明确表示,公司2017年调整战略发展节奏,业务重心回归户外用品主业,同时有效促进旅行服务和体育相关业务的健康发展,并加强各板块的业务协同及资源共享。
数据显示,2016年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占营收比重为59.25%,2017年则下滑16.72%至46.81%。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回归主业初见成效,户外用品业务占营收比重约56.73%。
虽然探路者此前一直在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是其并没有放弃户外运动装备的主营业务。如今聚焦主业,最关键的是要做产品差异化以及渠道多元化。“其实目前探路者的位置十分尴尬,谋求突围难度很大。从产品层面讲,与国外的一些户外品牌相比,探路者高端化以及专业化程度都不够。谋求产品差异化是一个持续过程,目前探路者仍不具备这样的潜力。”
事实上,除了探路者之外,这一行业环境下,A股另一户外用品上市公司三夫户外去年业绩同样表现不佳。三夫户外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净利润亏损1290.87万元,同比下降136.49%。这也是该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今年1月,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COCA)发布的《中国户外用品2017年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达到244.6亿元,增速为3.22%,出货总额137.9亿元,增速为2.61%。2011年这两项的增速高达59.2%、50.9%,此后连续6年下降,终于在2017年创下了近15年来最低增速。
探路者在2017年年报中也指出,户外行业仍处在持续深化调整的发展阶段,同时户外品牌商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大型体育公司、快时尚公司利用新品牌或延展产品线进驻户外市场,行业内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
程伟雄表示,随着大体育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户外用品行业其实是一个值得期许的庞大的市场空间,多样运动形态的产生给运动品牌带来价值。而企业生存的根基就在于有没有做好消费群体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者需求研究。如果研发能力差,就会将这巨大的“蛋糕”让给其他运动品牌和国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