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疯狂的鞋子”

2019-10-24

  • 来源:中国鞋网

    炒鞋、炒裙、炒盲盒,各路“炒货”横空出世炒得火热。然而热潮背后藏隐忧,针对今年有些疯狂的“鞋市”,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发布警示简报,明确提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需要防范。

“炒鞋”市场的兴起之初,有其基于圈层文化衍生的特定需求作为支撑,“限量”的稀缺效应也有着符合市场经济供需逻辑的一面。但随着“炒鞋”野蛮生长乃至逐渐变质,炒鞋者不再是爱鞋、懂鞋的人,甚至无需看到实物本身,就完成了一轮轮转手。普通商品变成金融产品,“鞋还是那双鞋,但鞋又不再只是一双鞋了”。过度翻炒之下,其价格远远脱离产品本身价值,但从本质上说,一双鞋无论被炒成什么天价,也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无法形成实际价值的稀缺性。

需要警惕的是,炙手可热的“炒鞋”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推波助澜。“炒鞋”形成完整产业链之后,被异化为一种市场投机甚至金融违法行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又为所谓的“球鞋二级市场交易所”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同时平台操作黑箱化,作弊软件、内幕交易、假鞋泛滥层出不穷,无形中更助长了金融风险。鉴于此,央行简报的风险警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博傻理论”: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就在于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东西买走。关键在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最大的笨蛋”,相反,只要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就一定是赢家。说到底,“炒鞋”者们渴望的,无非是个“一夜暴富”的童话。如此“炒鞋”,无异于一个虚无缥缈却日渐膨大的泡沫,注定要面临破灭和崩盘的结局。

更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以贩养鞋”成为一些大学生的新型“理财”方式,有人投入1500元,一年就赚5万元……如果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都醉心于此类“致富捷径”,他们输掉的可能不仅是金钱和时间,还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最终为此埋单的,也不仅仅是这些狂热的年轻人,还有整个社会。

创业流程

  • 1.查询项目

  • 2.留言咨询

  • 3.等待回访

  • 4.合作成功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请放心使用!

2、本站为资讯展示网站,本页面信息来源互联网,本平台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请用户自与商家联系核对真实性,此次留言系统发送至此项目的所属企业。

姓 名 |
手 机 |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快速留言

  • 想了解这个项目,请尽快联系!

  • 我想加盟,请将项目资料发给我?

  • 请问我的所在地有加盟商了吗?

  • 请问加盟此项目需投多少钱?

  • 做为代理加盟商能得到哪些支持?

  • 想到贵公司考察,请与我联系!

为您推荐相关品牌

班佳利

班佳利

关注度10641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
智慧足

智慧足

关注度10640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
PORPOLSE

PORPOLSE

关注度10279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
一休

一休

关注度5462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
fed

fed

关注度12320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
米高熊

米高熊

关注度13604

经营:鞋子

加盟咨询